台灣目前的理工研究所教育跟其他先進國家一樣主要分成兩大支
一派是先由理論建立數値模型(數學公式) 然後設計實驗 如果實驗數據能夠收斂並趨近於理論值 那大概就可以畢業了
另一派則是先設計實驗 由各組實驗値的回歸曲線中推倒出數値模型(數學公式) 如果公式所求出的參數能夠固定收斂 那也大概能順利畢業
其實風水地理的發展過程應該是就是結合以上兩派的做法
首先先賢根據他們所勘查的發福與發凶的個案推倒出所謂的理論出來
參數就是各項理氣學說
而巒頭(週遭環境)就是各種邊界條件
所謂自古文人皆相輕
沒有所謂密傳的文人都會相輕了
更何況是自認比天下人更能掌握天地造化的地理師
在古代大師間的筆仗多不勝數
而現在資訊更發達 學習風水堪輿之術的人更是多如過江之鯽
據說在台灣就有超過20萬的人曾學習或正在學習風水堪輿之術
也因此風水命理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的紛紛設立
百家爭鳴好不熱鬧
在這些網站上同好或提供自己所發現的生地(未經造作的處女寶地)
或提供自己或師門的得意作品
或提供目前或曾經呼風喚雨 引領風騷的政商名流的發跡故居或祖墳
但通常最重要的分金坐度及造作年份卻通常隱而不說
也因此就變成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
修養好的就互相虛心請教
修養差的就互相攻訐
其實要驗證理論的正確性最好的方式還是鑑古知今
也就是說利用上述的兩種方式來考證政商名流的發跡故居或祖墳
這點已故的曾子南大師做的最好
在民國50-70年代曾子南大師舉辦了多次的現場考證活動
參加的人除了是他的門生 中國勘輿學會的會員還有他的私淑弟子
另外還有不少是慕名而來的地理師
曾大師最厲害之處在於他會請參與活動的人寫心得報告
然後他再挑選佳作集結成冊出書
這樣的好處是無法造假
因為每個人都親自動手去量測巒頭 水口 與陰陽宅的分金坐度
接下來再由參與活動的人憑著自身所學去闡述應與不應之理
曾大師本人並不多加評論撰文者立論的對錯
如果說一套理論能適用於95%以上的發跡陰陽宅
那應該就是很準確的理論
只可惜現在的大師並沒有曾大師這種氣度與號招性
現在很多被尊為大師者往往只是地看的多 說話大聲 罵人辛辣而已
前一陣子有位前輩公佈了其蒐集的多位名人富豪的祖墳分金坐度資料
但卻馬上被另一位自稱曾花費千萬拜了20位大師為師的前輩嘲諷
他說他蒐集的案例比發文者還要多上很多
他譏諷的問道 那是否按照這樣的度數來造作就會一樣大發富貴
其實這就是文人相輕
畢竟這些前輩大師對於巒頭都有相當的認知
何種巒頭需搭配何種理氣也都很有心得
何必如此出言相譏呢
但這些大師在攻訐他人之時往往提不出自己立論的基礎
甚至是自己未他人做福的成功手筆
說是秘密
不顧情面來說 也許擅長找資料的他們在本質上比較近似導遊
不過也因為這些新大師不吝於炫燿自己所找出的政商名流的發跡故居或祖墳的資料
我也從中驗證了自身所學應屬真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