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地理在電視媒體及網路的推波助瀾之下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環
各大門派大師及宗師輩出
也因此傳統風水地理的神秘感盡褪
但是與風水地理相關的怪力亂神及鄉野奇談卻是不減反增
事實上 不管是在古代名師所著述的名人發跡祖墳考察心得
或是今人所著的相關漫談中
有其形必有所應這句話一直為世人傳頌與服膺
有其形必有所應這句話初步可分成兩種解釋
第一種即是何種動物穴所出之貴人 其人外貌與行為模式必與該動物類似
代表人物有英明神武的偉大領袖 馬總統九公跟先總統蔣公的玄武形穴
以及王永慶昆仲的猴穴
第二種則是何種動物形穴必有相對應的靈獸來守謢
關於這點我是相當質疑
畢竟古代中國並無獅子
宋代雖有河東獅吼 但依我的淺見可能也只是獅子狗罷了
老虎也不是到處都有
但是關於靈獸守護真龍大小穴這點
青春(平洋大師)倒是頗為信服
除了他原本就已聽聞不少鄉野奇談外
我也算是幫兇之一
我曾在上課時跟他們提起以前參加數次奎耀網所舉辦的華山論劍
在站長小道老師所帶往的某處私房大穴穴星所在
嘉義的劉老師指著一堆蜻蜓聚集的小土泡跟我說 那應是穴點所在
因為穴點的地表溫度相對於週遭往往稍微高一點
因此常會吸引昆蟲或動物聚集
最常見的就是蜻蜓
後來在幾次的現場實地實習過程 蜻蜓總是很捧場的適時出現
尤其是在昭明那塊大穴場群更看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大虎斑蜻蜓
因此在青春(平洋大師)的平洋尋龍秘訣裡
蜻蜓跟突然冒出的竹叢被highlight成辨識穴點的要項之一
上星期我們跟沈總夫婦去勘查穴場時蜻蜓也跑來湊熱鬧
我很興奮的提醒青春(平洋大師)來欣賞這幾隻奇特的蜻蜓
這種在穴場遇到的奇特蜻蜓體型都比一般野外所見的大上很多
這次遇到的身體是很鮮豔的由一節紅一節黑的色塊依序排列組成
翅膀的顏色也是如此
最扯的是翅膀的外形竟然是長方形
如果不是我太孤陋寡聞
那就真的算是靈物了
還是說這是大自然反撲下所演化出的突變種? (會是實驗室跑出來的嗎?)
也許我該收個讀昆蟲系的有緣人為徒了
青春(平洋大師)一向很有大師的風範
當我為沈總介紹這幾隻特別的蜻蜓時
他也不忘展現大師風範主動介紹台南某處蛇穴也有固守穴場的大蛇這種實例
另外 這些蜻蜓也個奇特之處
一般的蜻蜓都只能往前飛
原本這是我的劍道老師告訴我的
但後來我親身觀察過 的確是如此
但是這些穴場的蜻蜓竟然都能倒車 也就是後退飛翔
還真的是靈物
雜想:
我練了20年的劍道
但直到3年前才知道蜻蜓在劍道上所代表的重大意義
3年前的某天我的老師陳信寰大師(正統兵法二天一流第十一代嫡傳宗家)突然問
你們的竹劍手柄皮上 小朋友的頭巾上 或是劍道相關物品上都常有蜻蜓的圖案
你們練了那麼久了 知道原因為何嗎?
很慚愧的 現場沒有任何一位劍友知道
蜻蜓在日本漢字寫成為蜻蛉
因為其習性只會往前飛
所以被日本劍道界視為武士勇往直前絕不後退的決心象徵
在日本練劍道的人從小就被灌輸要像蜻蛉一樣
捨身與勇往直前
這也是陳老師一直灌輸給我們的信念
不過在台灣劍道界堅持這樣理念並且能身體力行的老師好像不多
除了陳老師外 台北市的許介白老師算是標竿人物
一般的劍友就更難能完全克服自己的心魔了
跟日本中、高段劍友交流練習時常能感受到那種捨身的交劍之愛
彼此光明正大的正面對決 毫不退讓
輸贏往往只在心理與技術層次的穩定性與成熟度之間
而台灣大部分的劍友甚至是中、高段的老師都對此理念相當不以為然
聽過不少劍友說 我又不是日本人 我幹嘛那麼笨 站著不退好讓你砍
在這種情形下堅持勇往直前的反而成了追著對手跑到汗流浹背的傻子
劍道的技巧中是有所謂的退擊跟拔擊
但那都是屬於不動心之下的高級應變技巧
如果對打時只會東躲西閃一直退 那感覺就差多了